泌陽縣玉米稈年創效益10多億元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成亮)眼下,在泌陽縣廣大農村,許多農民朋友利用玉米稈有的種植姬菇等草腐菌,有的青貯秸稈搞飼養,還有的整整齊齊碼在場里,準備等人高價收購做工業原料。泌陽縣采取多項措施,年轉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成亮)眼下,在泌陽縣廣大農村,許多農民朋友利用玉米稈有的種植姬菇等草腐菌,有的青貯秸稈搞飼養,還有的整整齊齊碼在場里,準備等人高價收購做工業原料。泌陽縣采取多項措施,年轉化利用玉米秸稈2億公斤以上,年創效益10多億元。
近年來,泌陽縣以牛為主的大牲畜飼養業發展迅猛,縣里積極推廣秸稈氨化技術,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秸稈青貯養牛。該縣通過舉辦養牛技術培訓班,共培訓秸稈青貯養牛技術骨干5000余人,并出臺了大型養牛場占地不收費、計生家庭養牛補助、青貯秸稈補助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發展秸稈青貯養牛的積極性。目前該縣擁有青貯池2000多個,年青貯玉米秸稈1億公斤以上,飼養的80多萬頭大牲畜直接創造產值10多億元,成為泌陽農民發家致富的主要門路。
姬菇、雞腿菇、雙孢菇等草腐菌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生菇后的廢料由于長滿了菌絲體,又是豬、羊、兔等畜禽的上好飼料。為把這一環保富民的產業迅速做大做強,該縣成立了草腐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主要領導任組長,并協調貼息貸款500萬元,用于扶持發展草腐菌產業。在優惠政策和經濟效益的驅動下,該縣群眾掀起了草腐菌種植熱潮,種植以姬菇、雞腿菇、草菇為主的草腐菌2000多棚,年消耗秸稈5000萬公斤,創造產值6000多萬元,并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
該縣發展“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利用微生物分解作物秸稈,為土壤增加有機質,減少化肥投入,增加農作物產量,目前應用面積3萬多畝;利用玉米收割機的切碎拋撒裝置,配合深耕掩埋技術,該縣秸稈還田面積5萬多畝約5000萬公斤,深埋后每畝相當于增施50公斤化肥,使農作物增產10%以上。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