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讓俺富起來
摘要: □楊茂恩 陳獻軍 糧草養雞(鴨)-雞(鴨)肥魚-塘泥肥樹。眼下,平輿縣十字路鄉農民范得地的速生楊地里,這種循環養殖模式讓范得地的日子富裕了起來。 2001年2月,十字路鄉對200多畝廢窯場地
□楊茂恩 陳獻軍
糧草養雞(鴨)-雞(鴨)肥魚-塘泥肥樹。眼下,平輿縣十字路鄉農民范得地的速生楊地里,這種循環養殖模式讓范得地的日子富裕了起來。
2001年2月,十字路鄉對200多畝廢窯場地進行公開承包,經過激烈競爭,范得地如愿以償地取得了承包權。經過整理,他植上了楊樹。為使這片楊樹盡快長大成材,創造更大的效益,范得地在林地里套種了莊稼。隨著楊樹一天天長大,林地套種不行了。2006年,范得地受別人在山上散養土雞致富的啟發,他和家人一商量,干脆把家搬到樹林里,籌集資金在樹林旁的廢窯場地上蓋起了雞舍,購進了5000只土雞,搞起了土雞飼養。同時,他又把林地附近的7個占地面積90多畝的土坑改造成魚塘,購進了4.5萬尾草魚苗、鰱魚苗,并購進了3000多只鴨子進行飼養。
“俺用林地的草籽、小蟲喂雞、鴨,雞糞、鴨糞喂魚,塘泥肥林,不僅養出來的雞環保無污染,能賣上個好價錢,還改善了林地的土質,增加了肥力,樹也長得好。”范得地前不久給筆者介紹他的致富經,“去年,飼養一只土雞凈賺7~8元,光這5000只土雞少說也掙了3.5萬元,再加上4.5萬尾魚和鴨子,俺家一年收入了14.7萬多元哩!”
“用池塘里的淤泥上地,光肥料錢一年也能省千兒八百哩。”正在給雞、鴨喂食的范得地之妻趙芳也忍不住接了話茬兒。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