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力推縣域經濟發展
摘要: 中共汝南縣委書記 崔流市委、市政府作出從今年起連續3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年活動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
中共汝南縣委書記 崔流
市委、市政府作出從今年起連續3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年活動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汝南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堅持跳出農業抓農業,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走出一條農產區工業化的路子,努力實現汝南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進而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消除思想障礙。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全面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首先轉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在思維方法和工作思路上突破束縛,創新理念,正確定位。具體來講,要做到“三個解放、四個轉變、五個提高”,即解放思想要從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從過去的成功經驗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小農經濟、小生產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調整工作思路要從行政推動向行政引導、農民參與方面轉變,從單純注重產量向主要注重質量方面轉變,從注重完成計劃任務向注重適應市場需求方面轉變,從注重研究生產向注重研究效益、科學發展方面轉變;農業發展的方向真正轉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水平,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提高農業產業率、商品率和資源利用率水平上來。只有思想解放、觀念轉變,才能思想一貫、行動一致,農業產業化的步伐才能邁得更穩更好更快。
二、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打造強勢主體。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主體。就汝南而言?熏一是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重點培育壯大三門閘蔬菜批發市場、豫鳴志元、豫中食品、廣來木業等一批現有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活力,提高生產加工能力,拉長產業鏈條,促進更多的縣內農產品實現多層轉化增值。二是圍繞蔬菜、林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吸引大企業集團和挖掘民間資本潛力來興辦一批加工層次深、科技含量高的外向型加工企業,拉動汝南特色優勢產業向高層次發展。三是加強與河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教學科研機構的產、學、研結合,努力提高生產加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四是從資金、技術等方面扶持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企業的興辦和發展壯大,力爭3~5年內發展一批年產值達億元的特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
三、抓好農產品基地建設,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筑建“第一車間”。按照“穩糧、擴菜、增畜、營林”的思路和區域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要求,集中連片發展優質高產、生態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促進大宗農產品提質增效和特色高效農業規模擴張。建立和完善質量標準體系,加強標準宣傳、培訓和推廣,重點做好三門閘、宋莊無公害蔬菜品牌注冊認證和市場推介工作,打響汝南蔬菜品牌。建立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全面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標準,增強市場競爭力。爭取年內全縣高標準發展蔬菜30萬畝,花木5萬畝,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30個。
四、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架起堅實橋梁。一是大力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引導農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行民辦民管民受益。認真總結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范圍。二是進一步完善以縣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鄉鎮交易市場為補充的農副產品市場體系。三是憑借全國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暨農副產品展示展銷會連續多年在駐馬店市召開的優勢,認真做好縣內農副產品展示促銷工作。四是搞活武漢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